長寧區創新產業專項項目
一、主管部門
長寧區科學技術委員會
二、政策依據
《長寧區深入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的實施辦法》(長科規〔2020〕1號)
《2022年度長寧區創新產業專項項目申報指南》
《關于開展2022年度長寧區創新產業專項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
三、扶持政策
1、支持范圍:本批次支持的具體范圍參見《2022年度長寧區創新產業專項項目申報指南》。
2、扶持金額:項目通過驗收后,給予項目總投資額的30%,且不超過150萬元的后補貼扶持。
四、申報時間
2022年7月29日—2022年8月21日
五、申報條件
1、項目申報單位必須是在本區依法設立并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能力的單位,信用良好,能夠按期完成項目建設,能按要求按時填報企業發展年報、統計報表等。
2、申報企業財務狀況良好,對區域科技創新、經濟發展貢獻顯著。
3、申報單位的核心技術、產品及主營業務應屬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項目申報單位須為項目的建設者及產權擁有者。應用類項目申報單位須掌握核心技術或與核心技術提供方深度合作(須附合作協議)。產業類項目應有明確的產業化指標。
4、重點支持前景好、創新性強、具備帶動示范效應的在建或待建項目,項目應具有明顯的產業化應用成果和市場認可度。項目執行期一般在兩年內(最遲不超過2023年12月31日),項目預算總投入不低于500萬元。
5、申請人工智能、元宇宙模塊的企業應參加長寧區人工智能產業認定并獲得通過(可在進行項目申報時同時提交認定申請)。
6、同一企業原則上只能申報一個項目;同一企業當年已獲得國家、市級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等專項立項并獲得區級匹配資金扶持的,不再重復支持;同一企業已獲得過2020年、2021年長寧區人工智能創新項目立項的,不再受理申報;同一項目已通過其他渠道獲取各級財政性資金支持的,不再予以支持。
六、申報材料
1、申報書;
2、項目建設方案;
3、企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書(營業執照);
4、申報單位2020年度財務表報和審計報告(含附注及經審計的會計報表)和最近一期財務報表;
5、應用類項目需提交相應的項目合作協議或證明材料;
6、項目投入資金來源相關證明材料;
7、項目知識產權情況相關證明材料;
8、其他可以說明項目情況的相關材料;
9、項目聯系人在職證明材料。
2022年度長寧區創新產業專項項目申報指南
一、人工智能創新發展
1、支持芯片產業發展。支持云端服務和終端應用人工智能芯片的研發;支持開發與人工智能芯片配套的編譯器、驅動軟件、開發環境等產業化支撐工具等。
2、發展智能傳感器。支持研發智能工業傳感器、新型邊緣智能傳感器和面向新應用場景的智能傳感器;支持研發生物信號處理及加工工藝的新型感知器件;支持開發生物感知及驗證系統;支持開發信號采集及智能分析的片上系統;支持智能傳感相應產品的研發和應用等。
3、發展智能軟件系統。重點支持金融風控大數據分析系統、身份識別與密集人群分析系統、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復雜文本及自然語言理解系統、智能語音交互系統、智能翻譯系統等智能軟件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支持融合語音識別、虛擬助手、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平臺研發;支持面向云端服務和終端應用的開發框架、算法庫、工具集及開源開發平臺。
4、發展智能機器人。重點支持智能交互、智能操作、環境感知等智能機器人的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家庭服務、公共服務、消防救援、醫療手術等智能服務機器人的推廣應用。
5、支持人工智能技術深度應用。重點支持人工智能技術在學校、醫院、社區、園區、家庭等社會民生領域的集成應用,支持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政務、交通、金融、安防、商業、旅游、新農業等行業領域的創新應用,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6、支持數據平臺建設。支持人工智能產品研發和行業應用的高質量訓練資源數據平臺、標準測試服務平臺,以及人工智能創新平臺。支持基礎共性、安全隱私、行業應用等技術標準在內的人工智能產業標準規范體系和產品評估測試體系建設;支持人工智能重點產品或行業應用安全需要的數據測試保障平臺。
7、支持發展各類無人系統。重點支持智能網聯汽車、智能駕駛系統、車載通信系統等駕駛技術創新和智能化平臺;重點支持智能避障、自動巡航、自主飛行、群體作業等智能無人機的技術創新與應用;支持新一代通信和導航技術在無人系統的應用。
8、支持智能硬件發展與應用。重點支持具有感知和交互功能的智能安防、智能安檢、智能康養、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照明、智能潔具等產品的研發和應用,顯著提升交通樞紐、社區、樓宇、商家等城市組成單元的智能化水平,加強產品示范應用。
二、 元宇宙融合創新
1、關鍵技術突破。聚焦空間計算、全息光場、五感提升、腦機接口等關鍵前言技術,突破人機交互瓶頸;聚焦未來網絡、智能硬件、終端系統級芯片、元器件、核心軟件等重點方向,培育面向娛樂社交、沉浸影音、教育培育等領域的差異化終端產品;集中攻關三維圖形圖像引擎、數字建模、數字設計、數字人生成等“元宇宙”關鍵生產力工具。
2、支持區塊鏈應用。探索Web3.0技術研發和生態發展,支持分布式存儲、可信認證、隱私計算、智能合約等創新技術在實體經濟、政府治理、民生服務等領域的深度融合與應用,促進區域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支持國家區塊鏈創新特色應用試點項目落地。
3、數字業態升級。實施虛實交互新商業,推動數字會展,發展全景導覽服務,實踐虛擬課堂,賦能職業培訓,開發元旅上海新模式,拓展全景旅游、虛擬演藝、音樂會等沉浸式“云現場”。
4、模式融合賦能。打造虛實融合智能制造新應用,對工業制造全環節進行建模仿真、沙盤推演,支持擴展現實、多維仿真等技術在生產協作平臺應用;鼓勵虛擬現實技術在醫療診療方面的應用,賦能醫學研究、臨床試驗等;培育無邊界辦公平臺,支持推進城市數字孿生體建設,提供智能化政務服務,建設虛擬綜合辦事大廳,提升辦事體驗。
三、5G 創新應用
1、5G+智能制造。支持利用5G 網絡覆蓋,憑借5G 技術特性,基于VR/AR 等輔助裝配,通過協同設計、柔性化生產、智能輔助裝配、質量控制、遠程運維、智能化管理、智慧倉儲物流、培訓指導等應用場景,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產量的示范應用。
2、5G+智慧交通。支持5G 技術在智能駕駛、智慧道路管理、智慧停車、智慧交通樞紐、智慧軌交等場景的示范應用,在特定區域構建基于5G 的“人車路網云”高度協同的互連環境。
3、5G+智慧醫療。支持利用5G 網絡覆蓋,結合超高清視頻、VR/AR、遠程機器控制、智能醫療終端、智能機器人等技術在遠程會診、遠程超聲、遠程治療、遠程手術、遠程查房、醫療物流機器人、應急救援、遠程示教以及智慧醫院園區建設等方面的示范應用。
4、5G+文創體育。支持5G 技術結合VR/AR、4K/8K 超高清視頻技術在體育賽事、大型演出等領域的現場互動和遠程交互應用,鼓勵企業開發基于5G 技術的文化娛樂數字內容產品和服務;推進建設5G+智慧場館的示范應用。
5、5G+智慧旅游。支持利用5G、物聯網、VR/AR 技術在旅游領域提供自助導覽、全景直播、自助講解、沉浸式導游等場景示范應用,探索建設景區內特定線路游客接駁車輛無人駕駛;推進5G+智慧博覽會的示范應用。
6、5G+城市管理。支持利用5G 技術開展環境衛生、道路交通、社區治安等城市管理數據獲取、傳輸、處理等服務,支持利用5G 網聯無人機等在道路(河道)巡檢、防汛應急等場景的示范應用。
7、5G+智慧民生。支持融合5G、VR/AR、4K/8K 等技術推動在金融服務、智慧教育、智慧零售、購物導航以及商圈管理等方面的示范應用。
2021年長寧區創新產業專項擬立項扶持項目
序號 | 企業名稱 | 項目名稱 | 申報領域 |
1 | 上海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面向工業類的磁傳感器技術開發及應用 | 人工智能 |
2 | 算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算話信貸智能風險管理大數據決策系統V1.0 | 人工智能 |
3 | 上海云海萬邦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 AI能力共享中間平臺層服務項目 | 人工智能 |
4 | 上海摩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保險行業智能賠付異常交易風險控制系統 | 人工智能 |
5 | 上海擴博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的零售執行分析和數據平臺 | 人工智能 |
6 | 攜程旅游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 基于內容理解的營銷圖像處理平臺 | 人工智能 |
7 | 樂歌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硬件采集數據驅動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統 | 人工智能 |
8 |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自動投影融合解決方案 | 人工智能 |
9 | 上海黑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黑湖智造」云端制造協同平臺 | 工業互聯網 |
10 | 上海中電電子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工業互聯的智慧安全數字化服務平臺 | 工業互聯網 |
11 | 上海威士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倉儲管控系統 | 工業互聯網 |
12 | 上海瀚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國產化5G基站硬件加速卡研制 | 5G應用 |
13 | 上海百琪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智能物聯 | 5G應用 |
14 | 上海博聞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 SIGS通訊定位路由器 | 5G應用 |